很多宏大的命题,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,完全可以装作不知道,不理会。教育却不同,没有人能够做到不理会。你会说,不生孩子就不用操心教育了!是吗?光棍一个人,不看书,不学习,只要还在接收信息,你就在受教育。去深山老林隐居修炼,那是对自己高标准高层次的养育。
技术与科技,无非是针对人的延长。眼睛延长了,满世界海量的摄像头。耳朵嘴巴延长了,看看你爱不释手的手机。腿脚延长了,各种车车。二头肌三头肌都延长了,看看那些力大无比的吊车。而且人的身体,凡被延长的都要刻意进行锻炼,防它退化掉。看看健身房里那些挥汗如雨的人们!
现在是AI时代,最恼火的,大脑也被延长了。叫什么人工智能,其实就是电脑壳,插了电的脑壳,它还会思考和推理。这下完了,本来上完学了就不想搞什么思考和推理了,现在还得刻意锻炼它。但再怎么锻炼,你玩得过AI?就像你无论怎样训练你的二头肌三头肌,你玩不过起重机一样!这怎么看?
教育为了什么?有人思考过吗?反正我是好久没有思考过了。孔子为了“礼”,苏格拉底为了“真理”。现代社会,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,需要教育出各种打工人,而我们为了孩子的教育,含辛茹苦,不就是为了争一份体面的工作吗?但是AI来了,机器人来了,据说三年内代替人类大部分工作。大学都难以跟上这个节奏,而我们还在这卷小学,卷早教?恐怕你瞄准的那份所谓体面的工作早就被机器人霸占了。所以一定要给自己一个答案——教育是为了什么?
周轶君带着这样的思考走了十多个国家来拍摄教育纪录片《他乡的童年》,大概有这样的结论,比如新加坡的教育是给孩子保持一种国家危机感;日本的教育为了训练孩子们整体的社会意识;英国的贵族教育是为了服务社会等等。周轶君说了句很贴地气的话——“教育即生活”,让我们来顺着这句话来挖掘一下。
教育为了人,为了生活这是毫无疑问的。人生而不同,有的是这块料,有的是那块料。有的喜欢这样的生活,有的喜欢那样的生活。不同的人,不同的生活,没有千种也有万种,那么相应的教育也应该有千种万种。谁会给你这样的教育?有这样的好事吗?有!它是AI。AI不是抢你饭碗的吗?不!是资本会抢掉你的饭碗而不是AI,人有各种各种活法!AI可以帮助你,就看你是不是旧脑筋死磕。
你想成为怎样的人,你想过怎样的生活,要经常思考这个问题,我们不妨先把教育看成自私的,先把自己成就了,不成为社会的负担,每个人都好了,民族会不好吗?